本站在持续运行中,现开通论坛,可以反馈意见,讨论闲聊亦可
  • 1970年1月1日

  • 昵称: JaneMere

  • 簡介: 认知科学研究者。有时候画画图。地理位置:巴黎郊外。pixiv ID=49693。发私信的话请在任意一条微博下评论提醒。

  • 微博使用天數:19842

  • 保存微博:4770

关注JaneMere 的人也关注

最近瀏覽

请帮我分享链接给你的朋友,复制链接发送给朋友即可
2024-04-13 22:24:52来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0
  • 評論 3
  • 贊 0
今日感想:细节决定成败。 (是理所当然的废话就是了……对我来说也是废话……因为一直都在做) ​
2019-10-30 09:17:11来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1
  • 評論 0
  • 贊 36
//@No-ir:一个人身体上的障碍不会相互传染但品性会相互传染…//@一一一Kaoru一一://@一只不愿透露姓名的迷妹://@中辣大福://@六伦_://@GothClaudiaReedus://@陈皮乱步://@丢某人://@相交的平行线Gabriella ://@颜文字君 :想想画面就很难过(・᷄ὢ・᷅)//
@混成昆虫牛奶
好的,吐下苦水。 今天我们傍晚有个社会实践活动,让特殊孩子们去超市买自己万圣节要吃的软糖或者点心。 这些特殊的孩子其实真的非常需要正常的社交,帮助他们适应社会。超市里是商量好的不清场,有听觉敏感的孩子很害怕空调,经理还特别要求关掉了,收银员都很配合,他们都很棒。 然后那些放学和普通...全文: http://m.weibo.cn/2674334272/4432431853248702 ​
2019-10-28 18:12:47來自iPhone 7 Plus
轉發 11876|評論 2612|贊 11003
2019-10-29 17:09:00来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513
  • 評論 2
  • 贊 23
看博士生同事就是挣扎在“老板的高度质量要求”和“能力不足以完美回应这样的要求”之间……可苦了……这都还不是任何一方的锅……打个比方,就是菜的好坏还不太吃得出来的新手厨师(连吃货都还不是),跟着世界一流大厨,被要求直接做出三星级的菜品(因为大厨是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的)。过程真叫一 ...全文
2019-10-29 08:46:14来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18
  • 評論 1
  • 贊 82
其实感觉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要有人来告诉你质量的上限。可以是老板,可以是别人的一流文章。没人来告诉上限,感觉这是世界上大部分研究者的瓶颈了……(而且毕竟人大多是懒的,“退而求其次”是位于大家舒适区中心的吧……)
@JaneMere
今天明白了一点,好的科研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提出接近不可能的要求(包括做起来神烦的那种要求),我们得千方百计把它执行成可能就没有“退而求其次”的选项(其次就是“次”了啊……)提要求的人(能力/眼光)和执行的人(能力)缺一不可;等科研水准长进到一定程度以后,提要求的人 ...全文
2019-10-29 08:11:51來自微博 HTML5 版
轉發 45|評論 5|贊 118
2019-10-29 08:30:09来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29
  • 評論 5
  • 贊 63
今天明白了一点,好的科研是怎么做出来的:老板提出接近不可能的要求(包括做起来神烦的那种要求),我们得千方百计把它执行成可能就没有“退而求其次”的选项(其次就是“次”了啊……)提要求的人(能力/眼光)和执行的人(能力)缺一不可;等科研水准长进到一定程度以后,提要求的人 ...全文
2019-10-29 08:11:51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45
  • 評論 5
  • 贊 118
想看更多巴黎泰迪熊的话可以去它FB主页看: www.facebook.com/pg/nounours.gobelins.paris/photos/ ​
2019-10-25 01:54:16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9
  • 評論 1
  • 贊 53
顺便提一下小组会上我评论的内容,主要就是关于“脑区功能很多不是单功能,而是多功能”。然后应另一个同事的要求做了个ppt,梳理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脑功能网络/系统。这里也贴一下吧……附上了各图的文章出处。 我觉得闲得没事互相比对一下各网络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搞脑科学研究的话...全文: http://m.weibo.cn/1212052111/4428939831518199 ​
2019-10-19 02:56:44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73
  • 評論 6
  • 贊 105
顺便一提,我是非常非常反对把科普文写成娱乐文的。光把科普文写成铁板钉钉的事实那样我都非常反对。 因为科研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模棱两可。实验数据的解读可以有很多种,双方各有各的道理都是非常可能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地谁稍微更接近真相一些,谁的解读可以之后得到更多实验数据支持...全文: http://m.weibo.cn/1212052111/4428637569127096 ​
2019-10-18 06:55:39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53
  • 評論 26
  • 贊 177
#4styles# 微博上也发一下……老图……传统意义上的画风:没有的我的画风实际是:固定笔刷+涂法+打光。(图4回归一下海獭博主。实验室日常好久不画了,有空再画起……)
2019-09-22 19:39:23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472
  • 評論 21
  • 贊 731
刚才说的对推上容易爆火的原创图的类型的感想,干脆列举了一下……不完全,不包括同人图(热门作品的同人图真容易火呀)保证一定视觉密度的前提下,组合着用的话估计威力会很大的……(不是说别的类型不好不吸引人,是说读图时代观众的耐心大概都只有一秒钟……要吸引这些观众疯狂转发的话,直白明了 ...全文
2019-09-21 00:50:19来自微博 HTML5 版
  • 轉發 345
  • 評論 17
  • 贊 344
×

登錄桃子圈

×

註冊桃子圈

×

分享給朋友

×

你的列表

添加列表
×

添加用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