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亮
3.7万 粉丝
503 关注
10755 微博
  • 昵称: 李以亮
  • 简介: 正在试图认识自己。
  • 保存微博: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我不认识圣马可广场那些嬉皮士中的任何一个,这让我从何说起?有一点我确实喜欢他们,他们试图去复兴那种狂欢精神,那是在我们的文化里明显长期缺乏的东西。但我也担心,他们一旦彻底放弃了工作,有趣也会变味。

我得说,我真的很钦佩那些退出了激烈竞争、弃绝了金钱和财物的人。我做不到,我太过世俗 ... 展开
5
1
6
仅仅从一个享乐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写作者倘若完全舍弃形式的话,他又怎么享受个中乐趣呢?你去玩一个游戏,你就需要规则,否则一点不好玩。最狂放不羁的诗歌也得有个坚实的常识性基础,而这个,我认为正是格律诗的优势。除了明显的整饬修正的优势,格律诗正可以将人从自我桎梏中解放出来。这里我想引 ... 展开
5
0
5
烂片。浪费时间
1
0
2
想到我不再是一个诗人的标志,或许就在于,现在写了一个叫诗的东西,也不太愿意示人了,曾经像刚下过蛋的母鸡那般叫唤着“个个大”的热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13
1
3
对一个作家来说,顺应他自己的年龄真是太重要了,既不要看着太幼稚,也不要显得过于老成。

有些诗人,像华兹华斯,他很早就才思枯竭了。有些人,比如叶芝,到垂暮之年才写出了他们最好的作品。世事难测啊。衰老确是个问题,但你必须接受它,无须大惊小怪。

我没有对政治丧失兴趣,但我开始认识到,如 ... 展开
43
10
5
如果不得不去“教诗歌”(感谢上帝,我没踏上这条船),我会专注于韵律、修辞和语言学,还有诗歌背诵。我的路数或许不对头,可我看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学,除了纯粹的诗歌技艺——什么是十四行诗,关于韵律的问题。如果真有个什么诗歌学院,所列科目应该截然不同——自然史,历史,神学,各种各样的旁 ... 展开
10
2
2
在希尼、沃尔科特、布罗茨基、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这波诗人身上,到底什么是我认为最可贵的品质呢?不是他们的历史意识、美学意识,甚至于不是他们的杰出诗歌,而是到他们这里为止,他们终于把诗人的身份活成了正常人,诗歌天才终于不再是那种“病天才”,终于结束了那种百无一用、令人怀疑、不愿接近 ... 展开
26
3
2
如果说娜杰日达·曼德尔斯塔姆是我们时代将诗歌从寂静带到世间的伟大的缪斯支持者之一的话,克拉伦斯·布朗就是任何诗人都不曾觅见的最杰出的鼓吹者之一。他的书涵盖了曼德尔斯塔姆的早期生活和作品,直到二十年代末,这是他将近二十年浸淫于诗歌、探询曼氏生命历程的结果。作为一个传记作者和一个批评家 ... 展开
8
3
2
我们现在正活在我们自己这个危急的时代,这个时代作为一种艺术的诗歌受到被某种要求遮蔽的威胁:它要求诗歌成为政治态度的图示。一些评论者象真理部门派来的公务员一样拥有全部的鸡毛蒜皮的刀笔技能。曼德尔斯塔姆的生命和作品是有益的、具有警戒作用的:如果一个诗人必须把忍耐变成进攻,他得去追寻一 ... 展开
5
1
0
韩少功先生有句名言:想得清楚写散文,想不清楚写小说。——前半句很好理解,后半句该如何理解?通常的看法是,形象大于概念,小说关键的是形象,不是概念。所以,想不清楚写小说,可以看成是这个看法的倒推。很大程度上我是相信,或者说愿意相信的,毕竟我不会写小说,不过读了一些小说。但是,我相信 ... 展开
20
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