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者服务队
8758 粉丝
491 关注
3103 微博
  • 昵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者服务队
  • 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青铜器博物院志愿者服务队,长年致力于为来到博物院的每一位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 保存微博: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喜报!
宝鸡文理学院青铜器博物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获得共青团中央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感谢团中央的肯定!我们以后也将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 展开
11
1
1
11月24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与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
首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宣教部主任王睿致开幕词。
其次,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任晓锋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签约。
接着,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书记杨亚强同宝鸡 ... 展开
5
0
0
带盘牛形尊
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该器牛躯体浑圆,四蹄粗壮有力。牛的造型表现手法夸张,憨态十足,形象极为生动。这件尊的巧妙设计充分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睿智巧思。牛是我国古代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古代祭祀所用 ... 展开
3
2
1
战国嵌松石云纹方豆是一个于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文物。通高24.5厘米,口边长12.5厘米。豆上有覆斗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豆盘方斗形,以细柄支撑,下为圆牌状座。器身满饰红铜丝嵌错的云纹,并镶有各种形状的绿松石。@河南博物院 网页链接
3
4
0
蟠虺纹铜匜
春秋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盘唇口,直壁,平底,三蹄足。盘壁饰一周蟠螭纹。匜直壁,平底,前有兽首张口作流,后有兽尾作鋬。腹壁饰一周蟠虺纹,流和鋬上均有透雕的兽面纹。
盘、匜均为水器,配合使用,以匜浇水,用盘承接。商周贵族们在祭祀、宴饮等场合,要行“沃盥之礼” ... 展开
0
0
0
三足提梁铜盉
商代后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卵形体,管状斜流,小口,圜底,圆柱形实心足。口下两侧有环纽,与提梁头端内侧的半环相套合。提梁作绹索形,中段残缺(经修复)。提梁的两端作蛇头形。颈饰夔纹,腹上部饰一周雷纹,腹饰十二个三角形纹。盖面呈弧形,上有伞状纽,纽上套有一个 ... 展开
0
0
0
兽面纹青铜建筑构件
青铜器,商代文物,高19厘米、横18.8厘米、纵16.3厘米,重6千克,通体呈铜绿色。198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石佛乡小双桥西南采集。器物正面为阴线勾勒出的兽面纹,兽面由角、目、鼻和口等几部分组成。兽面的双角巨大,且有似鹿角状分叉;两目圆睁,眼角上扬,颇有威严之气;长鼻,两侧用 ... 展开
2
3
1
“守父乙”铜觯(zhì)
青铜酒器,商代晚期文物,器物通高17.5厘米,重0.9千克,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守父乙”铜觯分盖、身两部分。器盖面隆起,椭圆冠状,上有菌状钮。钮上有四个涡状纹图案。盖面为对称的兽面纹图案。
器身椭圆体,侈口,束颈,鼓腹略下垂,圜底,高圈足。主题花 ... 展开
3
4
1
夔纹扁足方鼎,青铜礼器,商代后期文物,器物通高42.3厘米、口长34.1厘米、宽24.8厘米、壁厚0.5厘米、耳高6.9厘米、足高20.2厘米,重18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两件夔纹扁足方鼎均为长方形口,折沿,方唇,两耳直立于两短边中部的口沿上,腰下部略内收, ... 展开
2
2
1
父乙角,青铜酒器,西周文物,通高29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 厘米,1986年河南信阳县狮河港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父乙角,共出土两件,形制、纹饰、尺寸与铭文近同。河南博物院藏其中的一件。该器分盖、身两部分。盖呈屋脊状,子口,盖顶脊正中有一半环形钮;器身侈口、中部呈弧形下凹,两侧 ... 展开
2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