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平
296.2万 粉丝
343 关注
36586 微博
  • 昵称: 王人平
  • 简介: 非专家,非机构,一位普通父亲的自我救赎。
  • 保存微博: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暑期“伊犁河谷研学营”尚有少量名额,期待您的加入。之所以选择伊犁河谷作为暑期研学营的目的地之一,是因为素有“中亚湿岛”、“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河谷,不仅拥有广袤的草原、纵横的河谷、清澈的湖水、壮美的雪山,同时,作为亚欧大陆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伊犁河谷还 ... 展开
5
5
5
真正的学习是一个自我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外在的惩罚和恐吓不仅不会推动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反而正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满足一个孩子的自主、胜任和联结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则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内部动机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智育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语文特级教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于漪老师认为是求知欲。她说,唯有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孩子产生“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内在动力。求知当中,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跃,要充满想象力。当孩子能够难倒他的家长和老师时,他的学习就会好,因为任何创造,都 ... 展开
2023年02月15日 08:05 来自 微博视频号
38
34
4
孩子厌学,父母该做的不是说教、恐吓和惩罚,而是要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引领,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费曼之所以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有趣的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没有压力强迫,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的教育方式。
关于父母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理性思维,教会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学习,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在一次分享中谈到了两个小例子,一个是父亲带自己去树林里散步、观鸟,另一个是自己玩玩具火车时,父亲都是启发自己多观察、多思考,而不直接告诉自己结论 ... 展开
2020年07月17日 07:29 来自 微博视频号
19
52
1
//@汪爸刀刀:成长不能降格成知识积累和技巧训练,真正的成长源于自我认同。核心问题是认识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如此,才会启动引擎,自我教育,驶向成功的目标。不肯正视自己,无法相信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知难而退,自我欺骗,空心游荡。
很多父母热衷于各种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的教育秘籍,其实,教育孩子,真的不需要,也没有那么多技巧。父母需要做的就两点,首先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和幸福,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教育。另一点是能给予孩子真正意义的尊重、信任和支持,把孩子视作“人”来对待。对此,我比较认同陈默老师 ... 展开
2022年12月15日 08:00 来自 微博视频号
27
32
2
//@汪爸刀刀:讨厌劳动、懒得思考、不想学习,这样的孩子痛苦而可怜。孩子生来不懒,特别愿意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思考。克服困难,产生自豪感和自尊心,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劳动的幸福。反之,用劳动来惩罚,会将孩子引入歧途,培养不幸的懒虫。人生来是好的,教育却可以把人搞坏。
常常看到一些父母用“劳动”来惩罚孩子,还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警告孩子“你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给自己加戏,给孩子洗脑。可是,这些父母是否想过,孩子今天能因厌恶劳动的苦而回去读书,明天也会因厌恶读书的苦而放弃学习,去做其它轻松的事。更何况,孩子如果真的就觉得搬砖、插秧比读 ... 展开
2022年04月27日 08:01 来自 微博视频号
14
8
0
如何避免孩子厌学?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发展孩子的主动性、专注力、自控力等方面入手,而不是去批评和惩罚孩子。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多个需要学习的技能,帮助孩子掌握这些技能,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不要总去纠正错误,更不要去惩罚错误?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指出,教育中要遵循“投鼠忌器”原则。当我们想要的东西和不想要的东西在一起时,是不可以用破坏性手段的取得的。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瓷器,过程中的错误就是老鼠,家长和老师的惩罚就是有破坏力的板砖。如 ... 展开
2020年11月06日 07:06 来自 微博视频号
25
21
1
这几年,见过多例孩子绝望到想死的心都有,父母却来问我:“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希望孩子读书没错,但把读书和成绩看得比孩子的健康和生命更重要,孩子怎么可能相信父母爱他,怎么可能对生活和学习保有热情呢?关系先于教育,有爱、有热情、有自信的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当孩子跟我们说“我好累不想上学了〞,我们该怎么做?是批评、训斥,还是讲一堆道理,告诉孩子上学的重要性?换位思考,当我们抱怨工作太累,不想上班时,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觉得工作累,可以在夜间去医院看看急诊科值夜班的医生,或凌晨三、四点钟去菜市场看看忙碌的商贩,我们一定想让这个人“滚”。 ... 展开
2024年02月26日 08:00 来自 iPhone 15 Pro
20
7
0
孩子不想学了,父母首先要去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遇到学习障碍,压力过大;或遭受校园欺凌,恐惧无助;或被老师同学孤立,心灰意冷;或孩子有意制造问题想挽救即将破裂的家庭等等,去洞察孩子的真实需求,协助孩子走出当下的困境,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和恐吓孩子不上学这辈子就完了。
当孩子说:“太累了,不想学了。”请把白岩松写给普通家庭孩子的五句话,讲给他听,相信孩子会幡然醒悟:

第一句话: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吗?普通家庭的我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财富。智慧呢?没有知识的积累,又何来智慧可言。经验?人脉?这些也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孩子 ... 展开
2024年06月16日 06:22
50
30
6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如果能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中,不仅对孩子的独立、幸福和成就,会产生一份特别的力量,也是身为一个男性自身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和标志。现在父亲缺席孩子成长的情况要比以往少很多。所谓丧偶式育儿,表面看是孩子教育问题,本质上是夫妻关系问题。
#当爸爸有什么可学习的# “什么是‘七八分父母’?”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 good enough 妈妈”,家庭治疗师林红认为不存在完美父母,“能打个七八分的妈妈爸爸就挺好的”。

但是,在中国式家庭里, 能打七八分的爸爸有多少?林红说,“我很感谢能来到家庭工作坊的爸爸,因为很多爸爸会觉得,当爸爸 ... 展开
2024年06月16日 10:45 来自 微博视频号
23
20
2
所有的教育最终指向都是自我教育,所有的学习最终指向都是自学。没有哪一次考试、哪一件孤立的事能必然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是一次接一次的选择,一个接一个的行动成就出来的。特别是进入AI时代,每个人持续习得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比学历重要得多。
文凭过剩之后,任何行业走进去想发展好都是在拼自学能力、体力和情商。而大部分普通人从小机械刷题,这三点都没了,只能当人肉干电池,最后35岁裁员。
相反,放养可能还强点。
2024年06月16日 15:23 来自 HUAWEI Mate 60 Pro
39
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