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的读享生活-林颐
8347 粉丝
 关注
2861 微博
  • 1970年1月1日
  • 昵称: ly的读享生活-林颐
  • 简介: 这辈子经眼的所有的字,将来终会纷纷扬扬,与我消融化为尘灰。
  • 微博使用天数:19894
  • 保存微博:544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他半瞎半聋,凭啥成为“达尔文的继承者”?
-
爱德华•威尔逊(1929-2021),“20世纪zui伟大的生物学家”!
-
或许,真“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少年威尔逊因为钓鱼事故致使右眼失明,后来又丧失了高频率音域的听力。这样的经历没有让他颓唐荒废,他满怀热情地投入了科学研究和为人类谋幸福的事业之中。 ... 展开
9
9
1
新书开箱|在这周而复始的日子里寻找乐趣
-
每一天,宅家读书,就像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
-
每一天,日子周而复始,然而,世界的打开方式,每一次都可以不同。
就像加缪说的,就像西西弗斯感觉到的:“所有静默的快乐都可以包含其中。”
-
每一次,收到新书,总有些小小的期待,它们将会带给我什么样 ... 展开
13
6
1
读刘岩《同时代的北方》:另眼看东北
-
“火车与铁轨保持黑色的距离/从北方的冰窟开往南方的工厂/哐当声里,我听见体内的骨头/铁锈一样生长……”这是广东诗人许立志创作的《开往南方的火车》。
-
刘岩引用了该诗,因为,刘岩需要为“北方”寻找对应。诗歌意指的“南方”不只是地理单位,而是“现代化 ... 展开
24
19
0
集齐八本访谈录,可以得到什么?
-
南大社“守望者”访谈录,除了昆汀•塔伦蒂诺,我都读过,写过长评、短评或笔记。
-
我喜欢三位文学家的访谈录:波拉尼奥、卡佛、马尔克斯。
-
《波拉尼奥的肖像》,简直就是偶像的纪念册,对话双方都很热情,充分呈现了波拉尼奥“神话”的诞生。波拉尼奥的恋爱经历 ... 展开
20
3
2
艺术即生活,轻松休闲的审美情趣
-
“艺术是人类劳作的表达。”威廉•莫里斯。
-
看得出,郭婷很喜欢莫里斯,在《旧物的灵魂》《审美的信仰》里,莫里斯的分量都很重。
-
郭婷,上海成长,英国求学,爱丁堡大学人类学硕士。
-
《审美即信仰》的副标题叫“英国艺术运动的十大瞬间”。
这些瞬间,都有一 ... 展开
8
2
0
精彩!耳目一新的大部头全球史!!
-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葛兆光主编,出品方:理想国
-
这套书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
作为讲稿,清晰平易,这是我预想到的优点。
没料到,“从中国出发”这个视角竟能带来很多新意,在经常遇到的主题里,发现那么多从前没有注意之处,这真是读历史的特别乐趣啊!
... 展开
12
6
0
-
杨潇是个与时代“脱节”的人,他有他介入生活、寻找答案的方式。
-
我们惯于以飞机、高铁等便捷的交通工具迅速抵达目的地,杨潇却以公路徒步的方式,从长沙到昆明,在1600公里的线路上,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一座遥远时空的临时大学的历史痕迹,所以有了《重走》。
-
《可能的世界》,仍是时空交 ... 展开
6
1
0
“成功、名声,甚至恶名。”(王尔德)
-
《奥斯卡•王尔德:一部传记》,[英]马修•斯特吉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书很厚,1168页,87.6万字。作者说自己“力图让王尔德回到他的时代,回归现实”。
-
其实没这个必要。我觉得,在王尔德身上,固然遍布着十九世纪欧洲浮夸斑斓的光影,但实在不需要 ... 展开
7
0
2
终于有人能从翻译角度讲中国艺术的传播!
-
毕竟柯律格,问题意识、观察视野和分析力度,太赞了!
不愧大学者。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长期致力于中国明清艺术研究。
-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从翻译和传播角度讲述中国艺术在20世纪初的跨国历程。看过很多艺术书籍,这个主题是第①次 ... 展开
10
5
1
我很好奇:作者的精神状态?
-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秦涛,出品方:大学问。
-
唐人编纂《意林》载:
汉末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行。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则三人俱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后遇赦无罪。
-
秦涛将其改为父亲饥饿昏迷,孝子为救父而割自 ... 展开
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