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龙_
83.6万 粉丝
 关注
2217 微博
  • 1970年1月1日
  • 昵称: 崔庆龙_
  • 简介: 做一把有温度的柳叶刀,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使用天数:19891
  • 保存微博:110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崔庆龙_
2024-06-15 07:12:10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昨天和一个失恋的朋友交谈,在外面小酌了几杯,对方向我分享着几近抑郁的痛苦,却又维护和建构着延续痛苦的堡垒,ta几乎封锁了每一个可能被挑战的漏洞,就像在那片领域,只有ta才能审视和决断,只有ta才能说出谁重要或不重要。

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那种感觉,ta穷尽一切力气试图脱困,却又生怕逃离得太 ... 展开
2776
642
190
崔庆龙_
2024-06-12 12:19:13 来自 微博网页版
之前有个人说,自己的视频在某一天有了上千万的播放量,但是自己的关注者依然没有增长到一万。其实这种速热的流量对于内容创作者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尤其是当这种热度不是基于内容,而是基于热点时。

所以我时常在想,蹭热度真的有用吗?或许有,它确实能提高曝光量,但真正让一个人想要关注的, ... 展开
1779
381
70
崔庆龙_
2024-06-11 11:26:0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心理潮湿并不是一种日常情绪,因为情绪是有时效性的,当带来情绪的事件已经结束,但情绪却持续存在时它就成为了一种障碍 (Disorder),这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周期性的状态。心理学中有很多内涵近似的概念,比如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TSD),比如自体脆弱(Self-fragility),又或者是 ... 展开
2356
1143
141
崔庆龙_
2024-06-10 15:57:07 来自 微博网页版
做什么事都无法坚持,甚至包括自己喜欢的事情,那种热情很快就衰减,以至于让一个人无法执行真正的长期任务。我在很多人身上都观察过这一点,ta 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说希望所做事情的反馈机制是即时而强烈的,不要有太长的反馈周期,不要有过久的平台期,最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检验到成果。

这 ... 展开
7416
2416
238
崔庆龙_
2024-06-09 11:40:27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我也是这几年才慢慢学会和人交流。这种交流的意思是不会刻意找话,在想表达时才说,在说的时候也能确保自己听见了对方想说的,两个人都能将沉默识别为安全且必要的部分。当频率不具备时,也无需客套,让话题停留在它该终止的地方。在现实关系里,我不喜欢我和对方任何一个人成为话题的绝对主角,在我的 ... 展开
7107
1916
149
崔庆龙_
2024-06-08 16:31:03 来自 iPhone 15 Pro Max
人在被逼入绝境后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处境,你是碎掉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抵曾经的高度。还是对着那囚困之势绝地一击,打破了过去,也创造了未来。

在这里,我把绝境定义为令人彻底绝望痛苦的,覆灭了原有秩序和生活的处境。在这个含义下,绝境作用在每个人身上的结果都是完全不同 ... 展开
1630
635
238
崔庆龙_
2024-06-08 14:20:48 来自 iPhone 15 Pro Max
人生中有很多被自己视为珍重的东西,在它被辜负后我们会对其嗤之以鼻,甚至弃如敝屣,直到某天它在另一个时空和心境下被再度寻回。

就拿承诺来讲,我曾听不止一个人说这是一个被 ta 早已遗忘多年的东西,时过境迁到已经不需要嘲讽,只是被移置到了悲喜不再,期待无有的淡漠之境。

但也许就是在人生的 ... 展开
2619
622
73
崔庆龙_
2024-06-05 18:02:37 来自 微博网页版
在生活中,有很多躯体症状或许不是因为器质性因素,尤其是那种久治不愈的,甚至检查不出具体病因的,这种现象或许是心理学所说的躯体化(somatization)。

躯体化这个概念最早也是源自于弗洛伊德的动力学模型,他认为个体会将无法承受的情绪(如焦虑、愤怒)压抑到无意识中,这些情绪可能通过身体症状 ... 展开
4158
1198
122
崔庆龙_
2024-06-03 22:03:4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性欲化(sexualization)是精神分析理论架构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本身就衍生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只不过后继者慢慢地不再把性欲化视作是孩童的本能,而是健康需求(如依恋的需求、被镜映的需要、理想化的需要)受挫后的一种反应,更准确的说,它是试图抵消这些挫折的一种努力。

这是能在 ... 展开
4118
1154
114
崔庆龙_
2024-06-01 14:42:46 来自 iPhone 15 Pro Max
不知道大家现在能否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很容易在一些文娱作品中看到一种压倒性差评的现象。我当然不是在说那种烂到根里不值一提的东西,我说指向的是那些优缺点都有,但却被差评完全覆盖的作品。

如今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场,可以说今天的人们普遍携带着自己的历史情绪在看待一部作 ... 展开
2119
349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