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3418 粉丝
85 关注
390 微博
  • 昵称: 大家小书
  • 简介:
  • 保存微博: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历史云讲堂# 我认识白石老人,是在1920年,那时我才十二岁,老人已是五十八岁了。我随同先父篁溪公到宣武门内石灯庵去拜访他,先父是王湘绮(闿运)太夫子的门下士,老人也是受业于湘绮太夫子的,两人有同门关系,所以比较接近。#大家小书# 性情孤峭的白石老人
3
2
0
戏曲 #大家小书# 幺书仪老师关于元代文学和清代戏曲的学术思考,在近20年的元代文学和清代宫廷戏曲研究中都得到了再三挖掘和深化。 当时只道是寻常 ——么书仪老师印象记
2
1
1
大家小书
2024-06-11 17:16:2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敢断言,我们没有人从未走进过园林。而且,大抵上都是喜欢园林的。”#好书推荐# 乐彼之园——读孟兆祯园林三书
1
0
0
大家小书
2024-06-07 14:58:05 来自 微博网页版
你是否被深渊考验过?生活中其实很多问题和选择如同深渊,你是否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过它?#大家小书##微博书评团#
1
0
0
大家小书
2024-06-06 17:00:0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石头记》是如何变身《红楼梦》的?】

#微博知识+# 曹雪芹以一生的心血,写出了一部小说,到乾隆十九年(1754)把几经变改的书名定为《石头记》。当时,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书稿只来得及初步整理出八十回的清本,就传钞流布,“问世传奇”了。这种八十回钞本被人视为枕中之秘,人们高价求购,书商 ... 展开
3
1
0
大家小书
2024-06-04 17:30:00 来自 微博网页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暗含什么深意?】

#微博知识+#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题目明确表明了是描写元宵节的景象。最后四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为了千古绝唱,但其中却暗含深意。

“众里寻他千百度”,说明辛弃疾在元宵节这一天出门,不是为 ... 展开
1
0
0
大家小书
2024-05-31 16:48: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好书推荐# 我们借出土新文献努力给那些想读《老子》的同好一个易解的读本,尽量用版本的异同校正王弼本,注释极少采用让人迷惑的通假字和借字,尽量采用字词本义解决问题。希望同好分享之,不会觉得《老子》很玄虚,能有亲切感。#大家小书# 《老子》很亲切
1
0
0
大家小书
2024-05-27 17:31:2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微博书评团# 翻翻新出版的《古代诗歌中的北京》,启发我们不禁更多地思考很多名家名篇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深刻关联。古代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珠,无疑是北京文化内涵挖掘的一块大宝藏。#大家小书# 北京在古典诗词中的模样
3
2
0
大家小书
2024-05-24 17:45:2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历史剧”中的历史和史实的偏差究竟有多大?】

#历史云讲堂# 了解中国戏曲历史的人都知道,元代杂剧作家撰写“历史剧”并不是很忠实于历史事实,准确地说,是并不很忠实于史传记载。这里所说的“不很忠实于史传记载”,不仅指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历史”,其依据难以分辨正史、野史、信史、稗史的清 ... 展开
9
1
0
大家小书
2024-05-22 17:15:3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花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千年?】

#历史云讲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大家都朗朗上口的诗句,出自北朝民歌中的杰出作品,歌唱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木兰诗》之前,诗歌里几乎没出现过木兰这样聪明勇敢、完全处于主动地位的女性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 ... 展开
4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