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杂志
129.9万 粉丝
 关注
8183 微博
  • 1970年1月1日
  • 昵称: 中华遗产杂志
  • 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
  • 微博使用天数:19883
  • 保存微博:1504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中华遗产杂志 携手好朋友
@舍得智慧人物 @三联中读
带你一起走进文化遗产的当代生活。
——文末赠送遗产大礼包——

文化遗产不再“抱残守缺”,选择勇敢冲浪。当历史与潮流相遇,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
关注@舍得智慧人物 @中华遗产杂志 ... 展开
9
2
5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
祝各位高考考生
如有“神”助,“仙”人一步!

#微博知识+# #祝福高考#
27
2
0
#新刊推荐#
千年制霸的青,
独擅胜场的黑与白,
来之不易的黄与赤,
窑火奉献的五色,
又生干颜万色。

#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25
2
1
#新刊推荐# 6月刊来啦

单色釉瓷之美|一色胜万彩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中国色最根本的构成,是中华五色与间色。五正色,即赤、黄、青、白和黑,与方位观念相对应。间色,则是正色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两两调配而成。

当中国瓷器遇见优雅中国色,会是一番怎样美妙的风景?

照例➕一键 ... 展开
57
64
51
💬六月的第一天,来聊聊#回忆中的我们#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
是无邪的,也可以说,是无鞋的,
天天都可以光着脚,满地爬。

在传统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很高,“行必履正,无怀侥幸。”中国有句俗话讲:脚底没双鞋,就像穷半截。脚踏实地走路,我们将更有力量也更自由。

“童年虽回不去,但童心不会 ... 展开
14
4
10
带你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之 《农作养老图》

东汉时期,各地出现了大地主田庄,豪族地主占有大量田产和劳力。成都曾家包汉墓中的画像石,描绘了一个完整的地主庄园,最能表现当时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农作养老图》中,我们看到庄园主安于享乐,农人扶栏踩碓、田中耕耘的情景。
1⃣️干栏式粮 ... 展开
9
2
1
带你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之 四天王狩猎纹锦

下图为隋代“四天王狩猎纹锦”(复制)。

唐王朝赠送给日本的礼物中,蜀锦以“蜀江锦”之名被日本人珍藏,“四天王狩猎纹锦”即是其中一件。

锦面以相等的圆珠串联成环,环外饰十字唐草纹。联珠圈内,中央有一颗生命树,上下各有一组猎狮骑士。骑士高鼻 ... 展开
21
5
1
带你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之 胁侍菩萨像

广元石窟的开凿,在初盛唐之际达到了巅峰,尤以千佛崖摩崖造像为代表。左页图为雕刻于此时的千佛崖第806窟的胁侍菩萨像,手执长茎莲花,面颊丰满,眉眼细长,嘴角微翘,似在微笑,栩栩如生。

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均为四川之最。它营造在 ... 展开
15
0
0
带你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之 牛车

图为江苏南京象山东晋墓出土的陶牛车及俑群。

牛车呈长方形,车棚为平顶、前后出檐,颇具江南地方特色。前部敞开的车厢置有凭几,尽显贵族出行时的舒适。牛车四周的侍从俑,前簇后拥,寄托着墓主人死后驾乘牛车出行的愿望。

牛车亦盛行于北朝,在新疆、甘肃等地均 ... 展开
14
3
0
带你 #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之 宝云阁铜窗

与圆明园类似,清代的另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中,一些珍宝也陆续归来,如图的清乾隆宝云阁铜窗。宝云阁铜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主体建筑西侧,其梁、柱、斗栱、窗扇等均为铜铸,乃中国铜殿建筑之代表。而在近代浩劫中,殿中门窗等频频失盗,部分流入海外。1993年 ... 展开
14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