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马当闲
16.7万 粉丝
72 关注
5753 微博
  • 昵称: 毅马当闲
  • 简介: UC Berkeley, EECS, 教授; 香港大学, 数据科学院院长,计算机系主任 (推特号:@YiMaTweets)
  • 保存微博:0
本站在持续运行中,《免费无广告》
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
羡慕你的境界了。我目前还在学习努力克制。但是有时还是改不了长期做老师的惯性。遇到实在不对的看法、不对的人,还是忍不住要表达、想去教育一下。甚至现在开始计划想做些科普。比较天真的认为多多少少应该还能影响一些人。
我以前聊天听到别人说的不对,或者和我想法不一致的地方,喜欢直接指出来或者坦率的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后来发现这样经常会让对方不高兴,即使对方认识到我说的可能是对的。但“就显你聪明”这一条肯定是坐实了。

我现在听到对方的这些表达,一般都礼貌的随声附和,但很少发表不同意见。这倒不完全是 ... 展开
5小时前 来自 iPhone客户端
72
16
13
//@马少平THU:82年世界杯预选赛是踢得最好的一次,虽然没有出线(被算计了)。
#国足晋级18强赛#
1976年,中国男足第一次参加亚洲杯,第三名
1980年小组淘汰,
1984年亚军。
1988年第四名,
1992年第三名,
1996年八强,
2000年第四名,
2004亚军。
这中间跨度接近30年,虽然有很多拉胯名场面,但是至少在亚洲,没人会觉得中国男足弱。
然后没过几年,能进亚洲杯就算胜利了。
所以 ... 展开
9小时前 来自 HUAWEI Mate 60 Pro
8
3
3
毅马当闲
2024-06-11 16:22:11 来自 微博网页版
//@程序员邹欣:这有一个拷贝 www.cse.cuhk.edu.hk/~cslui/english_writing1.pdf //@YOLO的:请问up主哪里可以看到这篇原文呢 谢谢哦 顺祝端午安康~
今天看到一篇比较有意思的文章,是一位美国教授写的,内容是作者阅读了200多篇中国工科研究生写的英文论文,从而总结出的一些最常见的错误英语用法,我把整篇17页全部读完了。

作者在导言里说到因为中国大多数大学都要求理工科领域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国际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英文论文,但有很多因素 ... 展开
2024年06月08日 20:32 来自 微博网页版
55
71
2
毅马当闲
2024-06-10 15:37:56 来自 微博网页版
现在很多AI领域的,不少打着高尚的旗号和口号,糊弄大众与政府,其实是想实现技术炒作、资质集中、资源垄断。//@出版人周筠://@宝玉xp:听其言观其行,之前Claude 2举着安全大旗,这也不能生成那也不生成搞得大家都不爱用,后来到 Claude 3就妥协改进多了,所谓安全,更像是个宣传的口号
#什么叫大模型的可解释性##模型时代#
如果说围绕大模型圈子的宫斗和阴谋论是一部电影,OpenAI肯定是那个反派,那么开发了Claude3的Anthropic就是那个正面角色了。毕竟从一开始Anthropic创始人Dario Amodei 出走OpenAI,据说就是因为看不惯OpenAI的效率至上。几周前参加法国的VivaTech大会,正好听了一 ... 展开
2024年06月07日 19:08 来自 微博视频号
45
21
4
毅马当闲
2024-06-09 18:36:34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新特洛伊木马计? 包装很重要!
120
32
5
毅马当闲
2024-06-08 12:18:03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网页链接 要想正确理解深度神经网络,就必须认识到其本质是学习高维数据中的低维结构的手段。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把目的和手段分清楚,其余的都很容易被统一、被解释。很高兴看到学界一大批年轻学者都越来越认可和重视这个方向,在理论、算法、与实验验证方面齐头并进。最近在多个国际会议 ... 展开
136
62
20
毅马当闲
2024-06-08 09:53:28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第一性原理的运用:用提问驱动思考 目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最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询问为什么会产生智能,什么是智能,什么是实现智能的充分必要条件。
78
38
3
毅马当闲
2024-06-06 23:39:56 来自 微博网页版
//@马少平THU:转发微博
为啥大模型做不好简单的数学计算?

“LLM能通向AGI”这一观点的反对者经常提这个问题:你们整天吹LLM会达到AGI,可为啥大模型连最简单的“多位数加法”都做不好?
这质疑对很多AGI信奉者来说是很扎心的,不好反驳,因为大模型做多位数加法这种简单数学确实有困难。不过,目前基本已能理清其 ... 展开
2024年06月06日 19:39 来自 微博网页版
35
43
2
毅马当闲
2024-06-06 20:35:52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首次证实白盒Transformer可扩展性!马毅教授CRATE-α:鲸吞14亿数据,性能稳步提升 这项工作是加州大学Santa Cruz谢慈航教授团队主导的。也充分说明工程实现能力对人工智能方法验证的重要性!
67
35
3
毅马当闲
2024-06-05 17:42:04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香港大学:世界排名17,历史新高! 很荣幸看到我就读与就业的清华大学、伯克利、和香港大学都排名世界前20。
218
19
28